文化学刊简介
《文化学刊》(CN:21-1545/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文化学刊》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以创新求是争鸣前沿为办刊理念,以瞩目学术前沿创新使学界瞩目,因关注重大理论问题让社会关注为办刊方略。是唯一辟有文化副刊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杂志文章特色
1文稿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文责自负(重复率不高于10%),请勿一稿多投。
2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一),性别,籍贯,学历,职称,职务,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3论文格式一般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单位所在地、邮编、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稿篇幅(含图表)4500-9000字符为宜(1500字符/版)。
4来稿文章为word格式,宋体小四号字书写,正文内尽量不添加其他格式。
5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稿件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的期刊、图书、会议论文集等。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文史论苑,文化与教育,文学评论,语言与文化,文化哲学,法律文化,传媒文化,文化遗产,文化视点,文化观察,辨风正俗,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大学文化,文化产业,文化艺术视野,文化产业研究,学林人物,文化遗产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文化观察与批评,文化纵横,地域文化研究,学术研究综述,文化视点_引言,文化纵横_文化书评,探索与争鸣,文化视点_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民俗语言文化,文化纵横_雅俗轩谭,文化视点_文化精神之光:109岁文化老人周有光贺寿专题,海外视界,文化关注,文化视点·引言,文献综述,名家视野,文化视点_文化的自觉:文化老人周有光110岁华诞贺寿专题,学思履痕,文化纵横_学人心迹,人类学的中国研究,文化视点_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旅游文化,文化纵横_民国文学旧刊寻踪,“智者”陈原诞辰百年纪念,海外学者视野中的中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学论坛,文学研究,文化学刊十年,文化视点_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语言文化,文化视点 地域文化,文化视点_传统与现代,新著首发摘要,文化纵横_文化人生,文化视点_女性文化,文化视点_新媒体研究,观察与评论,金融文化,军事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化视点_跨境语言问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文化哲学_系列哲学讲稿(2),文化视点_筷箸文化:以小见大,哲学文化,学术短论,青果巷之青果园,本期语萃,辽河文化研究,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总编辑特约稿,本刊特稿,文化纵横_学人笔谈,民俗语言研究,文学新论,文化视点_传统文化经典与现代教科书,文化名人,观察与评论:关注探析社会关切的文化问题,教育与文化,中国现实语言生活中的隐语行话研究,文化视点_学术与文采(之三),文化视点_学术与文采,名家视野_俗语词研究,学林人物_背景链接,文化评论,文化纵_横学术参考,名家视野_秦汉史研究,乡贤文化,珍稀文献整理,文化纵横·民国文学旧刊寻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文化学刊》2017年总目录,名家视野_杨红樱儿童文学研究,探索与争呜,文化纵横_封底篆刻,文化视察,名家视野_军事文化,文化论坛,文化纵横·雅俗轩谭,文化名家,“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争鸣与商榷,陈独秀思想研究,文化纵横_雅俗轩谈,总编辑特约稿_总编辑手记,民俗语言文化探源,文化纵横_石韵损声,文化纵横_学术参考
摘要:<正>英国作家贝洛克(Hilaire Belloc)曾经写到:有人想看罗马的废墟,殊不知"整个英国都是罗马的废墟"。~①此言之出,维多利亚时代的60年繁盛余荫尚存,而罗马早已是"一个变成废墟的基督教帝国"(ruined Christendom)~②;那么贝洛克的喻指何在呢?
摘要:<正>引言基督教传教士与激进革命者之间似乎并无多少关联,但这两类人士均在不同程度上评估和挑战了当代文化,并试图革新文化。本文将关注某些重要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学者"(missionary-scholar)在文化转型变革中的影响,将他们各自独特的文化改变与欧洲和中国激进革命者的文化转变进行比较和对照。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期
摘要:<正>为纪念葡萄牙耶稣会会士徐日升神甫(Tomás Pereira)逝世三百周年,澳门利氏学社编辑了一本纪念学术文集——《红墙内外:徐日升神甫(1645-1708)、康熙皇帝和耶稣会在华传教工作》①2012年由英国剑桥出版社出版。与诸多学术选集类似,该书源于2008年11月10-12日在里斯本②和11月27-29日
摘要:<正>早期汉学和中国伦理在16世纪到18世纪之间,只有宗教人士能够从欧洲远行至东亚,并且记录下自己的见闻。这些人之中包括教士和宣教士。水手和士兵当然也能够远行至亚洲,但是他们中少有人能自如地运用文
摘要:<正>教案是19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主要是由于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引起的与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矛盾和冲突,前后延续了半个多世纪,遍布各省区,影响广泛。各方对其起因争论不休。简单来说,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教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激情使然,
点评详情